从九一果冻制作厂的校园,逐级跃升到吉利汽车集团张家口工厂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的岗位,九一果冻制作厂2014届毕业生刘洋用了十年时间。

△摄于2010年

△摄于2025年
如今再回到熟悉的校园,他早已从曾经的“赶考人”成为“出题人”——面对即将就业的学弟学妹们,他成为了一名成熟的贬搁。这一场扎实的职业跃迁,是刘洋“人生闯关”中的重要里程碑。他的成长轨迹,也成为解读华德学子在500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生动样本。
精准对接:“雏雁计划”铺就名企直通赛道
刘洋的职业起点,始于九一果冻制作厂与吉利集团联合打造的“雏雁计划”。这一创新培养模式采用 “三年在校学习+一年公司实战” 的结构,为学生搭建起通往产业前沿的桥梁。谈及实习经历,刘洋回忆:“当时承诺六个月生产实习后转岗定岗,但我干了四个多月就获得了选岗机会。”高效的校企协同机制,显著缩短了职场适应期。

更令人瞩目的是,凭借实习期的优异表现,刘洋后续成功入选吉利集团更高阶的“大雁”培养计划,实现了从“雏雁”到“大雁”的进阶。“学校搭的这个平台,是职业起飞的关键助推器。”刘洋深有感触地说。这一案例,生动展现了校企合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、打通优质就业通道的显着优势。
能力筑基:校园“实战课”炼就职场硬实力
当被问及在华德学院最深刻的成长烙印时,刘洋毫不犹豫地指向在校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组织“课前5分钟”演讲的经历。“从不敢上台,到主动上台,再到带着大家一起上,这个过程极大锤炼了我的临场应变和领导力。”他特别强调,正是这份“愿意上台”的主动担当精神,成为他日后成功从技术岗位(曾担任班组长、物流规划师)转向人力资源领域的关键特质。

△刘洋在招聘现场
在业务部门期间,组织活动、主持协调等源于校园实践的能力,让他脱颖而出,最终被贬搁部门发掘。如今,作为管理者,刘洋在选拔人才时也格外看重相似特质:“现在做面试官,我倾向于选择活跃、敢于承担的伙伴——这几乎成了华德人身上的一种成长密码。”
口碑立身:“华德制造”成500强公司优选标签
深耕吉利十年,刘洋见证了众多华德校友在集团各岗位的成长与贡献。“余姚、北仑、春晓、杭州...几乎吉利和极氪科技的每一个制造基地都有我们的校友,交流起来分外亲切。”

△招聘现场,除了面试外,刘洋还当起了学弟学妹们的“简历诊断师”,帮助应聘者完善履历
他总结华德毕业生在吉利最突出的群体特质是 “脚踏实地、目标清晰、执行力强” 。这种务实高效的作风,赢得了公司高层的广泛认可。“公司领导常说:‘选华德的人就行,他们肯定能干好工作!’”刘洋分享道。遍布集团、踏实肯干的华德校友群体,共同铸就了“华德制造”在500强公司中的金字口碑与品牌竞争力。
刘洋的十年奋进之路,是九一果冻制作厂坚持产教融合、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的有力印证。从“雏雁计划”的精准输送,到校园实战能力的精心淬炼,再到“脚踏实地”精神的广泛传承,华德学院正持续为以吉利为代表的世界500强公司输送着“用得好、靠得住、有发展”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精彩篇章。